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夏萌朗读音频公牛配资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但凡谈及婚姻,每个人都有着数不清的抱怨。
好似婚姻成了一个囚笼,困住了不少人的自由与希望。
王尔德说过一句话:
婚姻之所以难,就在于我们是和对方的优点谈恋爱,却和他的缺点生活在一起。
于是,你会忍不住地对对方抱有太多的期待,会不经意间挑对方的刺,或是说出令他难过的话。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结了婚就好了,“爱”是理所当然的铠甲,却常常忽略:
有些无心的举动,可能会变成刺伤对方的“软刺”。
夫妻之间,最伤丈夫心的行为,往往是这三种,却被很多妻子忽视了。

《金婚》,其中大庄和庄嫂的相处模式,像极了很多老夫老妻的样子。
庄嫂朴实能干,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外人看来,是个踏实肯干的媳妇形象。
但在对待丈夫的态度上,她向来只会关心丈夫的“衣食住行”,每天关注他的吃饱穿暖,却对丈夫的内心一点也不理解。
当丈夫遇到烦心事时,庄嫂总会转移话题,将丈夫的注意力引到日常琐碎事情上,当丈夫有意想和妻子诉说时,得到的往往也只是快言快语的几句话带过。
直来直去的庄嫂大大咧咧,内心敏感的丈夫却总觉得缺失共同语言。
而这,成了俩人这些年来相处的常态。

这其中,除了性格的差异,时代的背景外,似乎也是不少家庭习以为常的现象。
这些年我也听到过不少有关男性的抱怨,有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好久不见的男同学说,结婚十几年了,感觉夫妻关系淡了很多,尤其家里有了宝宝后,妻子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孩子身上。
这几年,因为要养育两个孩子,他常常早出晚归,可每当露出疲惫或低落的神态时,他却感觉妻子并不在意。
他说压力大时,妻子会回应他:别抱怨了,不然你来照顾两个娃。
他情绪低落时,妻子也会催促他,别玩手机了,赶紧给孩子辅导作业。
他跟我们调侃说,虽然他能理解人到中年,生活琐事多了很多后,就是很难控制住情绪。
但每次妻子不耐烦的态度,都会让他觉得自己好像是他们家的长工。
每日辛辛苦苦,工资尽数上交,还不能流露出太多负面情绪。
听得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公牛配资。

虽然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没有谁是容易的,男性要承担挣钱养家的责任,要在外努力打拼多挣点钱,女性要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还得在工作之余做做家务,照顾一家老小。
其实大家都挺累的。
只是,家庭的组建,除了让我们有一个栖身之地外,还让我们有了一个虽无血脉相连,但生命相依的至亲至友。
而这位至亲至友,总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会有压力爆棚的时候。
毕竟,社会总说男人要坚强,但再坚强的男人也都是普通人,会累,会委屈,会想有个倾诉的场所,会希望自己的情绪能被接住。
当他向你倾诉时,他需要的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你的体谅与包容。
他怕的也不是面前那些重重困难,而是他的伴侣觉得,他的难不算难。

《少年派》中,王胜男总是习惯性挑刺丈夫林大为的种种行为。
和其他家长交流时,王胜男很羡慕别人的家庭教育,于是说着说着,就将话锋转移到丈夫身上。
你看你们家老钱,虽然不常在家,但那是做大事的人。 再看看我们家林大为,一天天就知道养花遛鸟,胸无大志,跟个退休老干部似的。
言语之间都是对丈夫的否定,这样的话不仅让一旁的林大为感到难堪,也让整个聊天的氛围异常尴尬。
而对丈夫的挑刺,几乎成了王胜男的一种条件反射,就连当着女儿妙妙的面也毫不避讳。
一家人一起吃饭时,吃着吃着,王胜男就开始了:
妙妙,你可千万别学你爸。年轻的时候有点才华有什么用? 不懂得经营,到现在还是个普通职员。 你将来要有出息,就得有点上进心!
虽说她试图将丈夫当作反面案例来激励女儿,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仅让林大为在女儿面前权威尽失,也给妙妙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仿佛不成功就会变成爸爸那样“失败”的人。
虽然大家都知道,王胜男就是这样的性格,刀子嘴豆腐心。
但这样频繁在有外人的场合对丈夫进行说教或拉踩,也会让丈夫颜面尽失,内心难堪。
无论初衷多么“为你好”,公开的贬低和比较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伤害伴侣自尊、破坏家庭和谐的同时,也让自己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
这样的言论本意或许是“开玩笑”或“激励”,但在外人面前频繁否定伴侣,这会被伴侣视为对其人格和能力的全盘否定。

心理学上认为,男性普遍有“能力认可需求”。
他们通常会将“尊严”和“尊重”看得极重,他希望从伴侣眼中看到“我是被需要的,我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而那些否定的话像一层磨砂纸,会慢慢磨掉他的分享欲和积极性。
尤其是当众的贬低,会让他感到无比难堪和孤独公牛配资,仿佛最亲密的战友却在背后给了他一颗子弹。这种伤害是深刻且持久的。
要知道,好丈夫都是夸出来的,在外部世界,他已经承受了足够多的压力。
家,应该是他获取肯定和能量的港湾。
学会在人前维护他,人后温柔提醒,你的“给面子”,会换来他加倍的感激与爱意。

在网上看到一个观点:
现如今,有很多女人,把娘家人当成亲人,把老公当成外人。
当然这句话不是批判女性,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做法,往往是女性寻求安全感的一种行为。
只是很多时候难免把握不好分寸,让原生家庭的介入变得越来越多,反而打破了小家庭的平衡。

前些天就刷到一段视频,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妻,原本感情还算和睦。
但结婚以后,女方的家长便不断提出经济上的要求,想让结了婚的女人能多帮衬刚毕业的弟弟。
女人是受传统观念长大的,很难拒绝父母的要求,于是不断将夫妻共同的财产拿出去补贴娘家,甚至很多时候,会瞒着丈夫接济娘家。
有次,丈夫好不容易发了一笔奖金,准备加上先前攒的一笔钱给家里换辆车,那时候已经在陆陆续续试驾了。
谁知道就在这个时间点,妻子却接到了母亲的电话。
说弟弟的女朋友怀孕了,不买房就会打掉这个孩子,家里凑了半天,还差20万,就来问女人要。
女人思虑过三后,还是背着丈夫将钱打了回去。
得知真相的丈夫崩溃不已,他觉得自己就像女方家里的提款机,好不容易攒下的积蓄,都会被妻子偷偷补贴娘家。
听着妻子那句“那是我亲弟弟,我能不管吗?”
听着丈母娘和稀泥般的”都是一家人,就别计较了”,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力和愤怒。
很多大事小事过后,丈夫内心没那么相信妻子了,便想将自己挣的钱攥到手里,为此,夫妻俩人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架,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消磨。
直至最后,丈夫不再愿意搭理妻子的娘家人,哪怕一个人深夜在车里凑合一宿,也不愿意回到那个在他看来充满压抑的屋子。

其实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不仅局限于经济上,也贯穿在多次的相处之中。
有的家庭里,丈夫没有话语权,什么都以妻子和妻子的娘家人为主。
也有的家庭里,夫妻只要一吵架,妻子就会将夫妻间的矛盾和争执细节毫无保留地告知父母,以娘家父母的主意为主。
久而久之,小家庭的关系也会出现诸多裂缝。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分享过一个观点,在社会学范畴里,原生家庭是落后于新成立的小家庭的。
因为,几乎每一个原生家庭都会存在问题,并且,父母永远没有办法预见孩子长大后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没有一个原生家庭能提供在孩子成年以后所需要的所有能量。
所以,个体的成长从来不在于依附,而是要跳出原生家庭,找出自己的一条新的路来。
对于夫妻关系也是这样,人常说,夫妻齐心,其利断金。
健康的婚姻关系,既不是让娘家人过度介入,也不是让婆家人过度干预,而是将夫妻的关系作为核心的关系,遇事俩人有商有量,共同作出决策。
只有互相尊重了,家庭的小边界才能得到维护,婚姻的基石,才会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稳固。

今天十点君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就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挑个理,争个“对错”。
而是想让更多人看的:
好的婚姻,在于两个人的互相尊重,彼此懂得。
毕竟,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它更像是一棵需要共同浇灌的树,荣辱与共,祸福同享。
而这棵大树的茂盛与否,全藏在两个人每一次互动的细节里。
当我们学会换位思考,用尊重代替指责,用温暖驱散冷漠,用沟通化解抱怨,我们便能在婚姻这条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幸福。
我们也会在经历摩擦和矛盾后,找到属于两个人的共生之路。
正如刘涛之前说的那样:
世上没有完美的婚姻,不存在不犯错的伴侣,婚姻就是有时候你很爱他,有时候你想一枪崩了他。 大多时候你在买枪的路上碰到了他爱吃的菜,买了菜却忘记了买枪。
所以,婚姻最美的样子,莫过于两个人的相互欣赏,彼此扶持,共同成长。
点亮,愿今天的你,会多体谅对方一点,也愿明天的你,能多被对方包容一些,愿我们都能在婚姻这场修行中,携手走过岁岁年年。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