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世界人道主义日。但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持续严酷封锁,并在未来可能强制驱赶约100万巴勒斯坦人的背景下,这一天被阴霾笼罩。
100万巴勒斯坦人或遭驱逐
以色列军方17日宣布,很快就会在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启动下一阶段军事行动。届时或将有约100万巴勒斯坦人遭强制驱逐。哈马斯警告称,以军此举将造成“新一轮灭绝浪潮,以及巴勒斯坦人大规模流离失所”。
另外还有消息称,南苏丹政府官员上月访问以色列期间,双方商讨把加沙地带民众迁至南苏丹。有关磋商仍在进行,尚未达成协议。巴勒斯坦方面强烈反对这一计划,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14日发表声明,强烈反对这一提议,敦促南苏丹“一定要拒绝”以色列相关提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成员优素福表示双盈策略,巴勒斯坦领导层和民众“反对将巴方民众迁移至南苏丹或其他地方的任何计划或主张”。
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加沙民众不断经历被迫驱赶,颠沛流离几乎贯穿加沙人的日常生活。加沙民众在以军一次次的强制迁徙计划中,陷入循环往复的人道主义灾难。
持续近两年的武装冲突,是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直接原因。炮火不仅夺去生命,更系统性地摧毁了维系民众正常生活的医院、学校、水源和电力系统。民众们缺少物资、忍饥挨饿,被迫栖身在帐篷营地或家园废墟中,大规模人道灾难的发生成为必然。
蓄意的人为封锁则加重了苦难。食品、燃料、药品被禁止进入加沙地带,让加沙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在加沙,人道救援物资分发点成了“死亡陷阱”,有超过1700人在领取援助物资的过程中遇害。
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双盈策略,加沙地带已有6.1万余人丧生,其中超过1.8万名是儿童。联合国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加沙地带死于营养不良相关原因的人数升至200多人,其中包括逾百名儿童。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机构近来警告,加沙地带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状况已达到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最高水平,当地正面临严重的饥荒风险。
以色列爆发最大规模游行
以色列17日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敦促以政府尽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让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
此次示威活动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爆发的最大规模停火游行。另据以社会团体组织统计,数十个城市当天都举行了类似的抗议活动。
在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维夫,数万人聚集在以色列国防部大楼附近,人们高举标语牌和被扣押人员照片,“停止战争”“让他们立刻回家”等口号出现在抗议示威活动现场。示威者封锁了以色列中部地区的一些主干道,有的公路甚至被双向封锁。
值得注意的是,示威民众不仅手持以方被扣押人员的照片,还高举加沙瘦骨嶙峋的儿童照片。巴勒斯坦民众的照片此前很少出现在以色列的示威活动中,但随着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加重和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推进,此类照片开始频繁出现在以国内示威活动中。
与抗议形成对比的是,是以色列政府对抗议的反对和对加沙军事行动的坚持。警方利用高压水炮等设备驱散封锁道路者,并逮捕多名示威者。不少极右翼政客们猛烈抨击抗议人群,以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称,抗议活动“正中哈马斯下怀”,迫使以色列“向敌人投降”。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场内阁会议上批评示威活动“强化哈马斯的立场、推延被扣押人员获释”,还可能使“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发动的突袭行动重演”。他声称,为推动被扣押人员获释并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以色列“必须完成任务”,击败哈马斯。
以要求哈马斯满足全部条件
哈马斯和以色列自7月6日起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新一轮间接谈判。因不满哈马斯就停火方案所提意见,以方同月24日召回谈判人员,寻求“替代选项”。以色列总理府16日晚发表声明,强调以方坚持达成一项全面的停火协议,要求哈马斯一次性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满足以方提出的全部条件,否则战争不会结束。据悉,以方条件为: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去军事化”,以色列控制加沙地带边境,在加沙地带组建一个既非哈马斯、也非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并能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治理机构。
内塔尼亚胡日前表示,以色列与哈马斯就在加沙地带实现短期停火、部分被扣押人员获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成过去时”。他还否认对于其“延长战争”的指责,称内阁支持其缩短作战时间表、在加沙地带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举措。不过,有以高级官员随后表示,内塔尼亚胡愿与哈马斯讨论一项“分阶段协议”,准备考虑与哈马斯达成实现加沙地带停火的“部分被扣押人员获释协议”。
埃及总理马德布利17日在与到访的巴勒斯坦总理穆斯塔法会晤中重申,埃及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事业,将继续全力推动加沙地带停火,并通过拉法口岸持续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日前双盈策略,哈马斯代表团在开罗与埃及情报总局局长举行会谈,表示希望尽快恢复加沙停火谈判。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